【导读】甲骨文“妸”从女从丂,表女子柔美,后世演变为形声字。字形演变体现古人对女性温婉气质的赞美,也用于植物形态的描绘。关联“婀”“娿”等字,展现古人以柔美意象寄托对自然与人文的审美追求。【甲骨文字典,妸】
我们分享的是甲骨文字典1311页的这个字,它的甲骨文字形像一个女子,在女子颈部或者是肩膀的上方有一个符号,甲骨文对这个字的解释,说是从女从的那个符号是丂,丂为声符,它跟可音同,所以把这个字解释为妸。
说文解释:妸,女字也,从女可声。从说文的解释来看,妸是一个形声字,女为形符,可能是跟女孩或者是女性相关,右边的上面那个符号是丂或者是可,可跟丂在古时发音相同,所以它们有时可通用。
【妸,演变】
还有解释可是斧的本字,就是指用树木做斧头的斧柄,斧头在古时用来伐木的工具,它的手柄就是用树木的那些枝干来作为它的斧柄。在这里可它表示的是声符。到说文时,甲骨文的妸变成左右结构的形声字,说文对妸的解释指用作为女性的名字,在卜辞中说的就是一个人的人名。
在说文中解释妸用做女字,可能在古时对女子寄语那种美好的期望,就是希望女子有柔美的心性,然后起这样名字的时候,把它赋予了美好的一个寓意在里面。所以妸字多用来形容女子体态或植物形态之美,这启示我们古人对美有着细腻的感知和独特的追求。
【可,演变】
后来有婀这个字,婀娜多姿,婀与妸发音是相同的,意思也相近,一般形容柔美,看起来非常柔软,很美好的那个样子,也形容女子的体态或者是姿态美,有可能指温婉优雅的那种气质,看起来就是非常柔美轻盈,就是表示动态的一种美吧。如在描绘女子时,强调姿态的柔美轻盈,体现了古人对女性温婉优雅气质的欣赏;也形容植物,突出其随风摇曳的动态美,比如说我们说的杨柳枝比较纤细柔软,当它随风摆动的时候那种样子就比较美,这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之美的观察与赞美,让我们感受到古时人们在生活中对美的捕捉和表达。
【早春婀娜的柳枝】
又如曹植《洛神赋》“华容婀娜,令我忘餐”,华容在这里特指洛神的美貌;婀娜形容姿态轻盈柔美、优雅动人,以婀娜刻画洛神,展现出一种灵动且美妙的姿态;“令我忘餐”则是从侧面体现出洛神的魅力之大。
与婀相同的还有一个异体字娿,是上下结构,这个字今天已很少用了。
对于妸的学习分享有说的不对的地方,敬请老师们指正。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