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08西二环至九里沟景区道路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令第253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和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要求,现将S308西二环至九里沟景区道路工程建设项目二次公示有关信息公开如下:
一、建设项目的名称及概要
工程概况:本项目起点位于济源市西二环,路线向西经荆王,横跨蟒河,经黄庄与 Y008 克留线相交后,沿克留线方向折向南行经万洋集团、裕鑫矿业与 Y010 水牛线相交,之后沿水牛线方向西行经思礼、涧北、庆华桥,本段路线长 6.877 km,在庆华桥开始沿塌七河(Y010 水牛线老路)方向分东西两侧上下行线前行。上行线(塌七河东侧)经庆华、立城、三教堂东坡、姬沟、乔庄,止于郑坪村九里沟风景区停车场,本路段路线长9.868km;下行线(塌七河西侧)经庆华、三教堂西坡、夏神庙、史寨、崔脑,止于郑坪村九里沟风景区停车场,本路段路线长9.660 km。其中在柿沟桥北侧上下行线并线 140m后分开,继续沿塌七河东西两侧以上下行的方式前行至各自终点位置。路线全长26.405km,总投资12279.368万元。
二、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名称:济源市公路管理局
联系人: 李二兵
联系电话:15239729988
三、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名称和联系方式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中环华诚(厦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包和林
电话:0592-5323222
邮箱:3041999868@qq.com
四、工程主要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概述
项目施工期主要影响为开挖土方、路基建设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少量施工扬尘、噪声、废水。项目运营期主要影响为汽车尾气排放、行车噪声等。本工程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内将产生扬尘、施工噪声和交通噪声等,可能会对公路两侧居民及周围环境造成不同程度影响。
1、施工期
(1)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主要是运输及动力设备产生的NOx、CO和THC。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如洒水降尘),可以有效地减少70%的起尘量,从而大大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2)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加强各个施工点的管理,注意文明施工,对施工废水应采取一定的污染防治措施,不得随意排入水体,则不良影响将会得到缓解。
(3)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噪声主要是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噪声和物料运输造成的交通噪声。在施工期,加强对运输车辆、运输机械的维修保养,包括安装有效的消声器。道路施工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做好与城管部门及交管部门的协调,即可最大限度的降低噪音,使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4)固废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路面破坏严重,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旧路面材料,施工采取将废旧材料破碎后作为底层垫基;不能用的废旧沥青回收到沥青搅拌站处理后重新利用,不再丢弃,既合理利用,又减小污染。
(5)生态保护措施
严格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及时进行土地复垦绿化工作;施工开始前,施工单位应先确定有关施工场地、施工营地以及施工临时便道等的位置,尽量减少对作业区周围的土壤和植被破坏;对施工人员进行生态保护教育、加强宣传、管理和监督,禁止踩踏、损毁征地范围之外的植被,严禁捕猎沿线各类野生动物;地面开挖坡面应尽可能平缓,路基边坡在雨前应用草席等覆盖;场地平整前,先将表土层剥离,堆放于指定位置,设置挡土墙等,后期作为绿化等覆土用;施工后尽快平整土地,尽量缩短临时用地占用时间。
2、营运期
(1)大气环境影响及防治对策
拟建公路营运期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主要是汽车尾气污染物对环境空气中NO2浓度的影响。本线路的建设和运营,对周围空气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小。在运营中远期车流量增长情况下,公路两侧NO2浓度在一般气象条件下,也不会超过相应标准限值,未来汽车技术状况的提高和推广使用低污染汽车燃料,使汽车排放尾气中的NO2还会相应降低。
(2)水环境影响及防治对策
项目不设置服务区,投入运营后,基本不产生废水,对当地的水环境影响很小。
(3)噪声影响及防治对策
工程建成后,噪声的来源主要是过往车辆产生的噪声。通过设置减速、禁鸣标志等降噪措施后,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影响及防治措施
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固体废物绝大部分是车辆遗洒,主要危害是影响环境卫生,给人们造成视觉污染。应每天设专人定时清扫。处理后对环境影响很小。
(5)生态保护措施
配备专业人员强化绿化苗木的管理和养护,确保道路绿化长效发挥固土护坡、减少水土流失、净化空气、隔声降噪、美化景观等环保功能。
本项目环评工作程序:在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以及项目工程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环境影响预测结果,结合公众参与调查结果,给出项目环境可行性的评价结论并提出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本项目环评主要工作内容:
1、概述
2、总则
3、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4、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
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7、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8、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9、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即日起,公众可采取向公示指定地址发送信函、电子邮件等方式,发表对该项目及环评工作的意见看法,发表意见的同时提供详尽的联系方式。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将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真实记录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公众的宝贵意见、建议向拟建项目的建设单位和政府环保部门反映。